全球化工50強出爐!中國石化、中國石油、榮盛、萬華、恒力上榜!

7月22日,《化學與工程新聞》雜志(C&EN)發布了"2024年全球化工企業50強"榜單。巴斯夫以約745億美元的化學品銷售額穩居榜首,中國石化以581億美元的銷售額緊隨其后,而陶氏公司以446億美元的銷售額位列第三。
值得關注的是,中國企業在榜單上的數量首次超過十家,達到了11家,分別是:中國石化、中國石油、臺塑、中國中化旗下的先正達、榮盛石化、萬華化學、恒力石化、東方盛虹、桐昆控股、恒逸石化、新鳳鳴集團。其中,東方盛虹、新鳳鳴集團為首次上榜。
中國企業表現亮眼!
在這一榜單中,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五,顯示出中國在全球化工行業中的強勁競爭力。此外,榮盛石化、萬華化學、恒力石化等企業的排名均有所提升,東方盛虹和新鳳鳴集團更是首次躋身榜單。
榜單變化
今年,除了東方盛虹和新鳳鳴集團外,恒逸石化和桐昆集團在退出榜單后再次上榜。同時,帝斯曼-芬美意、雅保、塞拉尼斯等公司也首次出現在榜單上。然而,一些曾經上榜的公司如西湖化學、PTT全球化學等因業績不佳未能再次上榜。
全球化工概況
美國有10家企業上榜,日本和德國分別有7家和4家企業入選,韓國和英國也各有4家和3家企業位列其中。今年的榜單門檻為83.7億美元,較去年下降了超過13億美元。在全球化工50強企業中,銷售額超過500億美元的有2家,400億至500億美元的有4家,300億至400億美元的有4家,200億至300億美元的有8家,而100億至200億美元的則有24家。
市場現狀
2023年,全球化工50強企業的化學品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0.7%,達到10360億美元,與前年相比,增長了17%。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庫存調整和產能過剩影響了銷量。同時,38家公開利潤數據的化工企業在2023年的總利潤比2022年下降了44.1%,至544億美元,其中29家公司盈利下降,7家出現虧損。
歐洲化工行業困境
對于歐洲化工企業來說,2023年尤為艱難。高昂的能源成本和陳舊的資產使得許多公司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。俄烏沖突導致歐洲與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中斷,進一步削弱了該行業的穩定性。包括巴斯夫、英力士等在內的歐洲公司銷售額大幅下降,許多公司正在尋求削減成本或關閉低效產能。


